沉默的守夜人
路灯下,老王又摆出了他的修车摊。三轮车上挂着"修补车胎"的纸板,字迹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。他蹲在马扎上,手里捏着半截烟,烟灰积了老长一截。
十年前的修车摊可不是这副光景。那时老王的摊子前总排着队,补一个胎能挣五块钱。他手上功夫好,补的胎从来不会漏第二次。现在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少了,偶尔有人推着车来,多是外卖骑手,轮胎被碎玻璃扎破了,急得直跺脚。
"师傅,能快点吗?我这单要超时了。"年轻骑手不停看手机,屏幕的光映在他汗湿的脸上。老王没吭声,手上的锉刀在胎内壁来回打磨,橡胶碎屑簌簌落下。他动作依然利索,只是右手食指关节凸起得厉害,像树根一样盘曲着。
补完胎,骑手扫码付了八块钱。老王摸出搪瓷缸子喝水时,看见对面新开的电动车专卖店门口围满了人。销售员正扯着嗓子喊:"以旧换新,政府补贴!"霓虹灯牌在暮色里一闪一闪,把他的修车摊衬得愈发灰暗。
收摊时,老王从工具箱底层摸出个铁皮盒子。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补胎用的胶皮片,最上面几片已经发硬发黄。他记得这些胶皮片还是儿子上初中时帮着裁的,如今儿子在深圳安了家,去年给他寄来个智能补胎套装,他试了两次,总觉得不如老法子踏实。
夜风掀起地上的塑料袋,哗啦啦响。老王把三轮车推到巷口,突然听见"嗤"的一声——是后胎被钉子扎了。他蹲下来摸了摸破口,竟笑出了声。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道裂缝,悄悄爬向城市的阴影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