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常日子里的盐
盐是寻常的。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摆着这白色晶体,算不得甚么珍奇物件。人们取它调味,撒在菜上,便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盐罐子总是静默的。它不似油瓶那般滑腻,也不像糖罐那样招蚂蚁,只安分地立在灶台一角。主妇们伸手去取,也未必会多瞧它一眼。盐粒从指缝间漏下,落入沸汤中,霎时便消尽了形迹。
然而菜蔬鱼肉,缺了盐便不成滋味。我曾见过一个老厨子,他掂量盐的分量从不用勺,枯瘦的手指一撮,便是刚刚好。问他缘故,他只道:"盐多了苦,少了淡,过日子也是一个理。"
盐亦有记忆。海边人家晒盐,须得等日头毒了,潮水退了,才在滩涂上耙出一道道沟壑。海水灌进来,太阳烤上去,剩下的便是盐的精华。这过程慢得很,快不得,正如许多事体,总需时光的沉淀。
盐还能疗伤。乡间孩子磕破了膝盖,大人便用盐水给他冲洗。疼是疼的,但伤口好得快。人生亦是如此,有些刺痛,反倒叫人清醒。
盐的颗粒很小,却能让一锅汤改头换面。它不言不语,却在生活里处处留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