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的守夜者
路灯下,老张又摆出了他的修车摊。三两把扳手,一盒螺丝钉,一只打气筒,便是全部家当。他向来不说话,只埋头修车,手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黑色油泥。
城东这片老居民区,自行车仍是主要交通工具。链条脱落、轮胎漏气的事常有,人们便推着病车来找老张。他也不问,接过车子便修,修好了伸出三根手指——意思是三块钱。主顾递过钞票,他接过来往铁盒里一丢,那铁盒便"当"地一响。
新开的电动车行就在三十步外,亮堂堂的玻璃门里摆着锃亮的新车。老板时常站在门口张望,看见老张的摊子,鼻子里就哼出一声。老张只是低头摆弄手中的扳手,金属碰着金属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李婶的孙子放学回家,自行车在半路掉了链子。孩子推着车走到老张摊前,掏遍口袋只有两块钱。老张修好车,却只收了一块五。孩子道谢,他摆摆手,转头去收拾那些散落的工具。
雨季来了。连下三天雨,老张的摊子自然没摆成。第四日天晴,人们发现修车摊的位置空着。铁盒还在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些零钱,约莫百来块。
电动车行老板说,老张冒雨给急诊的王大爷送轮胎,回来就发了高烧。
又过了几日,摊子原处多了个塑料棚。李婶和几个老街坊凑钱搭的。老张的病好些了,仍旧坐在那里修车。只是现在收了工,他偶尔会抬头看看那个塑料棚,眼角堆出几道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