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来我不老

杨先生1周前 (07-20)心情阁110

他站在巷口的梧桐树下,瘦长的身子被夕阳拉出更长的影子,青白脸色,皱纹间时常夹些岁月的痕迹。

杨先生自退休后,便日日立在这树下,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。起初还有人问他等谁,他总是支吾着说"等一个老朋友",后来人们习以为常,便也不问了。街坊们只知道他年轻时在南方当过教师,中年丧妻,无儿无女,孑然一身回到这北方小城。

"杨老师,又等人呢?"卖豆腐的老张推车经过,照例寒暄一句。

"嗯。"杨先生点点头,眼睛仍望着巷子尽头。

老张摇摇头走了。这巷子尽头除了一堵灰墙,什么也没有。

杨先生其实记得很清楚,那是三十八年前的事。他与她在师范学院相识,约好毕业后一同去西北支教。临行前她突然染了重病,临别时拉着他的手说:"你先去,我病好了就来。"他等了三个月,等到一封信,说是病情加重,须往上海医治。后来又来信,说病愈后即来。如此书信往来三年,忽然就断了音讯。

他去找过,却听说她家早已搬离原址。有人说她病死了,有人说她嫁了富商,还有人说她出了国。而他固执地认为,她只是被什么事耽搁了,总有一天会来赴约。

梧桐叶落了几番新绿,他的背渐渐驼了,眼睛也花了,却仍每日来等。偶尔有年轻姑娘从巷口经过,恍惚间他会以为是她的身影,待走近看时,自然总是认错了人。

去年冬天特别冷,杨先生染了风寒,躺在床上半月有余。病中他常喃喃自语:"你不来,我不敢老啊......"邻居送来汤药,听了只当是老人家的糊涂话。

开春后,杨先生又出现在梧桐树下,只是站的时间短了,常常需要扶着树干喘息。那天邮差送来一封褪色的信,信封上字迹娟秀却陌生。他抖着手拆开,里面只有一张发黄的照片,是当年的毕业合影,背面写了一行小字:"我来了,在西北等你。"

杨先生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,忽然笑了。第二天,邻居发现他没来树下站着,推门进去看时,见他安详地躺在床上,手里握着那张照片,已经没了气息。

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,发现书桌抽屉里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八本日记,每一本的开头都写着同样的句子:"今日她没来,我还不算老。"

声明:本文由杨先生编辑整理推荐。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们尊重原创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 →意见反馈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eim.cn/mood/515.html

“你不来我不老” 的相关文章

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

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

我觉得,当一个人活过四十几岁的时候,多少有点儿资本讲一点这个话题。当然,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早已说过了这个事儿,我也留意过他们的说法,感觉他们每一个人说的都不同,都有一定的道理,但又感觉很多说法太过华丽或...

相互亏欠,人情练达

相互亏欠,人情练达

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,也从没有独立生活过,直到来到加拿大。然而,我发现自己有生俱来的独立细胞瞬间苏醒,几乎可以万事不求人,独立自强到令自己刮目相看。这其实是环境使然,因为我也求不到人,举目无亲,求...

成长,从分离开始

成长,从分离开始

成长,是一个永恒的话题。它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,更是心灵的蜕变。而分离,往往是成长的第一步。无论是离开父母的怀抱,还是告别熟悉的环境,每一次分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让我们在孤独与独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...

如果两个世界,无路可走

如果两个世界,无路可走

在现实生活的夹缝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,左右为难,进退维谷。这种困境并非虚构,而是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可能遭遇的真实体验。它可能是职业与家庭的冲突,理想与现实的碰撞,或是个人与社会的...

只适合一个人的孤单,就无须强求两个人寂寞

只适合一个人的孤单,就无须强求两个人寂寞
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孤单似乎成了一种常态。我们习惯了独来独往,习惯了在深夜里与自己对话,习惯了在人群中保持沉默。孤单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为了逃避孤单,而选择与一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,最终却陷入了更深的寂寞...

等幸福来敲门

等幸福来敲门
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总是被各种目标、计划和任务所驱使,仿佛幸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终点,需要不断奔跑才能触及。然而,幸福真的需要我们去追逐吗?或许,它更像是一位不期而遇的客人,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,轻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