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失的傍晚
天色渐暗时,巷口的王老头总要搬出那把藤椅,坐在电线杆下慢慢摇。他手里捏着半包皱巴巴的"大前门",烟灰积了老长一截,随时要掉下来似的。路灯"啪"地亮起来,惊飞几只麻雀,倒把王老头吓了一跳,烟灰终于抖落在地上。
小卖部的李婶这时候最忙。学生放学,工人下班,都挤在她那个铁皮棚子里买汽水、买香烟。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每天都来,挑最便宜的那种火腿肠,撕开包装三两口吞下去,又急匆匆往公交站跑。李婶说那是个程序员,在软件园上班,"挣得不少,就是没工夫吃饭"。
拐角修车铺的老张已经收拾工具了。他蹲在脸盆前洗手,黑乎乎的机油在水里化开,像一幅水墨画。隔壁裁缝店的刘姨探头喊他:"老张,我那熨斗又坏了!"老张头也不抬:"明天再说,今天得去接孙子。"他撩起衣角擦手,腰间的钥匙串叮当作响。
七点整,楼上传来钢琴声,弹的是《献给爱丽丝》,总在同一个地方卡壳。三楼窗口飘出炝锅的香味,混着生抽和醋的味道。楼下突然响起电动车警报,刺耳地叫了半分钟,又自己停了。
王老头的藤椅空了,只剩下几个烟头。路灯照着空荡荡的巷子,各家窗户陆续亮起来,像一个个小电视屏幕,演着差不多的剧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