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常巷陌里的"慢"
菜市场东头的老张修鞋铺,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拉开那扇斑驳的铁皮门。他总要先泡一杯浓茶,茶叶是街尾杂货店称的茉莉花茶末子,放在掉了瓷的搪瓷缸里,开水一冲,那些细碎的茶叶就打着旋儿沉下去。老张不急着招揽生意,得等这杯茶喝到第三泡,才慢悠悠地摆出他那套家什。
斜对面的王婶总说老张"死脑筋"。现在谁还修鞋?都直接买新的了。可老张的木头工具箱里,锥子、榔头、蜡线排得整整齐齐,像等待检阅的士兵。他修鞋时总戴着老花镜,镜腿用白胶布缠了好几层。有时半天没有主顾,他就拿着小锉刀打磨那些用旧的鞋钉,金属碎屑落在水泥地上,积了薄薄一层。
中午十二点整,老张会从抽屉里取出铝制饭盒。二十年来都是这个蓝格子花纹的饭盒,边角有些凹陷。他吃饭很慢,筷子尖在米饭里划出小小的沟壑,偶尔有粒米粘在胡茬上,要等好一会儿才被发现。饭后他必定要打个盹,旧藤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。
巷子里的快递站每天进出几百个包裹,电动三轮车的喇叭声刺耳得很。但老张修鞋的敲打声始终保持着固定的节奏,"咚、咚、咚",像是某种固执的计时器。有次下暴雨,他撑着伞给客人修完鞋,自己倒淋得透湿。客人过意不去多给了十块钱,老张追出半条巷子硬是把钱塞了回去。
最近巷口开了家机器人奶茶店,会说话会跳舞的机械手臂引得孩子们天天围着看。老张有天也去凑热闹,站在人群最外圈,看了一会儿就摇着头往回走。第二天我发现他工具箱里多了双小红皮鞋,后跟磨得厉害,他正往上面粘新的胶皮。那手法轻柔得像在给婴儿穿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