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的负债者

杨先生3个月前 (06-04)心情阁480

谁记得你曾经说过的话?这问题每每浮上心头,便有一种莫名的惧惮。

大抵言语一出口,便如断了线的风筝,飘飘荡荡,不知落在何方。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竟也是常有的事。我见过许多人,平时说着诸多诺言,待到履行时,却早已忘却干净,仿佛那些言语从未从口中迸出似的。听的人记得,说的人忘了,这便是世上一种常见的滑稽。

我也曾是这滑稽戏中的角色。年少时,信口开河,允诺这个,答应那个,自以为慷慨豪爽。直到某日,一位旧友寻上门来,提及我五年前酒后的一句戏言——说要为他谋个差事。我愣在那里,支吾不能应对。那言语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,却在他心底生了根,发了芽,长成了期盼的大树。他眼睛里闪烁的光渐渐黯淡下去,终于变成了某种我看不懂的东西。自此我方明白,言语也是有重量的,压在人心里,久了便成了债。

如今的人,终日里话说得不少,可记得的却不多。饭桌上高谈阔论,酒杯一碰便忘;会上激昂陈词,走出门便抛却;就连枕边的私语,天亮后也成了过耳的微风。人们擅长制造言语,却不擅长保管它们。于是这世上便充满了漂浮的言语残骸,撞在记得的人心上,生出了许多无端的怨怼。

偶尔在深夜里,我会翻检自己的记忆,看看可曾欠下什么言语的债务。可记忆这东西,向来是偏心的,总是替主人藏起些不愿见人的东西。那些被我遗忘的诺言,也许正在某个角落里,啃噬着某个人的耐心。

言语一旦出口,就不再属于说话的人了。它属于记得它的人。

声明:本文由杨先生编辑整理推荐。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们尊重原创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 →意见反馈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eim.cn/mood/284.html

“记忆的负债者” 的相关文章

“自我”从何而来

“自我”从何而来

我们到处可以听到各种貌似“率真”的宣言:“成为你自己”“做真实的自己”——诸如此类的口号一直在宣扬特立独行的自主性,尤其肯定独特个性的优越性,并暗示这种独特性只能从自我内部获得。但是,这种价值主观论可...

看微信联系的频率就知道他是否爱你

看微信联系的频率就知道他是否爱你

如果你要问一个人喜不喜欢你?其实从相处的细节都能看出来。喜欢一个人,自己会有不同的感觉,内心会知晓他对你的感觉,所以说,有些事没有必要询问,细节证明了一切。在相处中,他看你的眼神,他对你的语气,他对你...

别和自己过不去

别和自己过不去

成年人的生活,从来没有轻松可言,工作忙不完,委屈说不出。在人前,每个人都是一副百毒不侵的样子。可谁都不是铁打的,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像孩子一般想哭就哭,想闹就闹,但还是可以把心里的烦恼说一说,把身上的压力...

人为何会对年少不可得之人有难以割舍的执念

人为何会对年少不可得之人有难以割舍的执念

年少时的情感,往往像一颗未成熟的果实,青涩却充满诱惑。那些在青春岁月里未能得到的人,常常在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记,成为难以割舍的执念。这种执念,并非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怀念,更是对那段时光、那个自己以及那份纯...

只适合一个人的孤单,就无须强求两个人寂寞

只适合一个人的孤单,就无须强求两个人寂寞
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孤单似乎成了一种常态。我们习惯了独来独往,习惯了在深夜里与自己对话,习惯了在人群中保持沉默。孤单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为了逃避孤单,而选择与一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,最终却陷入了更深的寂寞...

生活中的小确幸

生活中的小确幸

生活如同一幅画卷,每一笔都勾勒出不同的色彩与情感。我们常常在忙碌中忽略了那些细微的美好,然而,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确幸,构成了我们日常的温暖与满足。清晨,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,唤醒了沉睡的思绪。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