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水深流

杨先生10小时前心情阁50

人生在世,姿态万千。有人昂首阔步,有人低头疾行,亦有人踟躇不前。究竟何种姿态最为相宜,恐怕是"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"了。

常见那街角卖豆浆的老王,每日寅时即起,磨豆生火。他舀豆浆时总微弓着背,手腕却极稳当,一滴不漏。这姿态谈不上优雅,却自有一种笃定。十几年如一日,那微微的驼背竟成了他生命的刻度。有次问他累不累,他擦着汗笑道:"惯了,比站着强。"这话颇耐寻味。

办公室里的张科长又是另一番光景。永远挺直腰板,连低头看文件都要梗着脖子,活像衣架上挂了件中山装。去年体检查出了颈椎病,医生劝他放松些,他反说:"领导要有领导的样子。"上个月竞聘失败,倒把腰弯下去了,可眼里又多了几分怨毒。

我认识一位教书的李女士,走路时总保持着微微前倾的姿势,像是随时准备倾听。学生们说她"像一棵迎着风的竹子"。这姿态不是刻意为之,而是三十年教学生涯养成的习性。批改作业至深夜时如此,倾听学生烦恼时亦如此。如今退休了,那前倾的身影仍在小区里教孩子们认字,背却比从前更弯了些。

忽然想到公园里那些打太极的老人,他们动作舒缓,看似柔弱,实则蕴含力道。有位习拳二十年的老者说:"最忌挺胸凸肚,要含胸拔背。"这"含"字用得极妙,不是蜷缩,而是内敛;不是畏缩,而是蓄势。

人生最好的姿态,或许就藏在这豆浆勺的稳当、教书人的前倾、太极拳的含蓄里。它不在刻意挺拔中,而在自然适应时;不为展示于人,只为安顿己心。就像老树经风,不是与风对抗,而是随风调整,反倒站得长久。

细想来,生命的姿态原是活的,会随着年岁、境遇不断调整。强行保持某种姿态,终究是作茧自缚。古人云"君子不器",大约也是这个意思——人非器物,何必拘泥于固定形态?

夜深人静时,我常想起那些自然的身影,他们教会我:所谓好姿态,不过是与生活坦诚相见时的本来模样。

声明:本文由杨先生编辑整理推荐。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们尊重原创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 →意见反馈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eim.cn/mood/549.html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江南清风

下一篇:

“静水深流” 的相关文章

得不好,不是因为穷。

得不好,不是因为穷。

前两天在微博,刷到了这样一个视频:一个年轻人在深夜的街头,看着车水马龙的城市,突然间叹了口气,他说: " 到了该自立的年纪,发现身边的人大多车房双全,事业顺风顺水,而自己却突然失业了,还在为...

不为人知的心情

不为人知的心情

心情是一个神秘的组织!当你开心的时候,世间万物都是盛开的,当你低落的时候,一切事与物都是萎靡不振。开心,无论别人说什么,你都会不在意,明明别人说的是悲剧,你都能发现新的闪光点!伤心,无论别人做什么,你...

别人施舍阳光,不如做自己的太阳

别人施舍阳光,不如做自己的太阳

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:工作遇挫时,心生郁闷,久久无法平复;感情不顺时,内心郁结,迟迟不能释怀;遭遇压力时,忧虑丛生,陷入消极情绪无法自拔。到最后,心情不断受到牵累,快乐也被冲刷得无影无踪。其实...

如果两个世界,无路可走

如果两个世界,无路可走

在现实生活的夹缝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,左右为难,进退维谷。这种困境并非虚构,而是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可能遭遇的真实体验。它可能是职业与家庭的冲突,理想与现实的碰撞,或是个人与社会的...

人为何会对年少不可得之人有难以割舍的执念

人为何会对年少不可得之人有难以割舍的执念

年少时的情感,往往像一颗未成熟的果实,青涩却充满诱惑。那些在青春岁月里未能得到的人,常常在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记,成为难以割舍的执念。这种执念,并非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怀念,更是对那段时光、那个自己以及那份纯...

我默默删除了留言

我默默删除了留言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社交媒体成了我们表达情感、分享生活的主要平台。无论是朋友圈、微博,还是各种群聊,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留下自己的痕迹。然而,有时候,那些看似随意的留言,却会在某个瞬间让我们感到不安,甚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