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里的陌生人
闹钟一响,手指便机械地划向关闭按钮。眼睛尚未完全睁开,身体却已开始执行起床程序。穿衣、洗漱、抓了片面包出门,一切都在半梦半醒间完成。电梯里挤满了同样睡眼惺忪的邻居,彼此却连点头都省了,各自盯着手机,仿佛那方寸屏幕里藏着什么不得了的秘密。
地铁站永远在演着同一出戏。人们奔跑,看表,皱眉。有人撞了我肩膀,连句"对不起"都懒得留下,只顾着冲向那扇即将关闭的门。我忽然想起小时候上学迟到,老师会让在教室门口站一会儿。现在迟到了,倒像是天经地义的事,连惭愧都显得多余。
办公室里的午餐时间最是有趣。同事们捧着外卖,眼睛却黏在电脑上,筷子在饭盒里盲目地搅动。有次小王把回形针当菜叶夹进嘴里,大家笑了三秒,又各自回到屏幕前。我盯着自己饭盒里已经坨掉的面条,想起母亲总唠叨"趁热吃",现在倒成了奢侈品。
下班路上经过街心公园,几个孩子在追泡泡。阳光穿过那些彩色球体,在地上投下转瞬即逝的光斑。我放慢脚步,却听见身后不耐烦的"啧"声。只得继续向前,把自己塞进晚高峰的人流。手机弹出消息提示,是母亲发来的语音,我长按转为文字——"记得吃饭"。
回到家,冰箱上贴着的便签已经泛黄,是半年前写的"记得买牛奶"。阳台上的绿萝蔫头耷脑,上次浇水是什么时候?躺在床上刷视频时,忽然闪过一个念头:我们这么着急,到底是要奔向哪里?
夜深了,楼上传来钢琴声,弹的是《献给爱丽丝》,断断续续的,像在练习。我关掉所有光源,看见窗外月光正好。原来月亮一直都在,只是我们习惯低头赶路,忘了抬头。